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薰衣草巴豆(Croton gratissimus)可以用作治療癌癥的天然藥物。這一發現發表在《BMC補充與替代醫學》雜志上,是基于各種體外研究的結果。
慢性炎癥已顯示會增加諸如癌癥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種狀況是由于有害的自由基和有益的抗氧化劑不平衡而產生的氧化應激導致的。
巴豆屬植物遍布世界各地。這些在傳統醫學中被廣泛用作癌癥,便秘,糖尿病,消化問題,痢疾,外傷,寄生蟲感染以及與氧化應激和炎癥有關的疾病的藥物。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三種不同巴豆屬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抗炎和細胞毒性特性,它們分別是森林熱莓(Croton sylvaticus),小薰衣草巴豆(Croton pseudopulchellus)和薰衣草巴豆。他們通過不同的體外試驗完成了這項工作。
為了確定植物的細胞毒性,他們使用了四種癌細胞系,包括A549,Caco-2,HeLa和MCF-7。他們還使用了非癌性的非洲綠猴腎細胞來確定細胞毒性作用是否對癌細胞具有選擇性。
研究結果表明,薰衣草巴豆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消炎作用。此外,它表現出對癌細胞的選擇性細胞毒性。
另一方面,森林熱漿果和小薰衣草巴豆對健康和癌細胞均具有細胞毒性。
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薰衣草巴豆有潛在用途作為癌癥的自然療法。這是因為其有效的抗氧化劑和抗炎活性,以及??選擇性的細胞毒性。